質性研究101(下)/潘淑滿教授


主題名稱摘要
1認識質性研究&轉型中的質性研究 (課程講義)
一、如何認識質性研究
二、質性研究概念與特性(一)
三、質性研究概念與特性(二)
四、如何形成質性研究
五、質性研究實例
六、質性研究計畫-內涵
七、轉型中的質性研究(研究典範的轉移與變遷)
2質性研究理論觀點 (課程講義)
一、質性研究典範(paradigm)
二、多元典範
三、符號互動論(Symbolic interactionism)(一)
四、符號互動論(Symbolic interactionism)(二)
五、現象學(Phenomenology)
六、批判詮釋論(一)
七、批判詮釋論(二)
3Supporting family carers in three welfare regimes: implications for LTC policies(一)
Supporting family carers in three welfare regimes: implications for LTC policies(二)
Supporting family carers in three welfare regimes: implications for LTC policies(三)
Supporting family carers in three welfare regimes: implications for LTC policies(四)
4研究倫理與研究設計&學生導讀(一) (課程講義)
一、質性研究常見問題
二、研究倫理與權力(一)
三、研究倫理與權力(二)
四、研究倫理與權力(三)
五、Gender and Fieldwork(性別議題與田野工作)(一)
六、Gender and Fieldwork(性別議題與田野工作)(二)
5質性研究資料收集策略I、深度訪談法&焦點團體訪談法、學生導讀(二) (課程講義)
一、常見的研究倫理爭議─研究者角色與權力(一)
二、常見的研究倫理爭議─研究者角色與權力(二)
三、質性研究設計(一)
四、質性研究設計(二)
五、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(建制民族誌)
六、Reflections concerning the validity of VSFGs
七、深度訪談法及其運用─方法之介紹與運用
6資料收集策略II、參與觀察法&學生導讀(三) (課程講義)
一、上週複習
二、焦點團體訪談法及其運用
三、資料現場的評估(一)
四、資料現場的評估(二)
五、進入田野(一)
六、進入田野(二)
七、資料收集策略II參與觀察法(participant observation)
八、參與觀察法與民族誌
7學生導讀(四) (課程講義)
一、生命故事&生命史(一)
二、生命故事&生命史(二)
三、一致性原則:因果性與連續性(一)
四、一致性原則:因果性與連續性(二)
五、蒐集和組織家族史(一)
六、蒐集和組織家族史(二)
8行動研究法&多元測定 (課程講義)
一、行動研究&參與行動研究(一)
二、行動研究&參與行動研究(二)
三、行動研究&參與行動研究(三)
四、行動研究&參與行動研究(四)
五、多元測定&三角檢定(Triangulation)
六、問題與討論
9質性資料分析&學生導讀(五) (課程講義)
一、Concept of QDA & Approaches
二、Content Analysis &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(一)
三、Content Analysis &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(二)
四、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& Narrative Analysis(一)
五、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& Narrative Analysis(二)
六、Demonstrating Rigor Using Thematic Analysis
10學生導讀(六) (課程講義)
一、Developing Analysis(一)
二、Developing Analysis(二)
三、Developing Analysis(三)
四、Developing Analysis(四)